5月20日,在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SuperDARN)2024年研討會上,我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探測結果顯示,5月10日,特大磁暴期間,從世界時6時30分至7時30分,太陽耀斑爆發造成的短波衰減持續了1小時左右,從18時至22時,極光粒子沉降造成大量電離層小尺度不規則體快速漂移。該結果表明,我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已具備開展廣域高精度電離層環境探測能力。


2024年5月10日特大磁暴期間
龍井西高頻雷達第15波位上的探測結果
據了解,這批科學探測結果標志著我國在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技術和科學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是我國首個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探測網絡,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牽頭建設,于2023年10月全部建成,預計今年將在子午工程二期通過國家驗收后正式加入SuperDARN。
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是一種監測電離層不規則體、電離層對流的重要設備,在通信和導航定位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由3站6部高頻相干散射雷達組成,3個站點分別位于我國吉林龍井市、內蒙古四子王旗和新疆和靜縣,探測范圍縱深可達4000公里、東西跨度超過1萬公里,幾乎覆蓋歐亞扇區北部地磁北緯40度至北緯80度的廣大區域,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對歐亞扇區中高緯度電離層的廣域高精度連續探測。
1吉林龍井站

2內蒙古四子王旗站全景

3新疆和靜站全景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探測范圍示意圖
我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將架構起銜接地球極區和子午工程國內監測網的橋梁,同時將有效填補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 SuperDARN )的空白區域,為全球空間天氣預報和預警提供高質量探測數據。
按照“邊建設、邊運行、邊產出”的子午工程二期建設原則,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已于2023年10月全部建成,并通過中國科學院的工藝驗收,待2024年子午工程二期通過國家驗收后將正式加入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
SuperDARN是一個由全球十多個國家三十余部高頻相干散射雷達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組織成員目前包括有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法國、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亞、南非等國的十多家高校和科研單位。
SuperDARN通過國際合作和數據共享,利用布設在全球的密集的高頻相干雷達,實現對全球電離層環境的連續監測,獲得高時空分辨率的全球電離層不規則體運動和分布信息。
